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,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,后来把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。主要习俗有赛龙舟、吃粽子、采药、挂艾草葛藤、喝蒲酒、雄黄酒等。
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端午节,也称为端阳节和龙舟节,是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的传统节日。据史料记载,端午节起源于古代的“龙舟节习俗”,后来演变成各种传说。主要是:纪念屈原;纪念伍子胥的理论;纪念介子演绎;纪念曹娥说。公认的主流传说是:纪念屈原。
端午节比较初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。屈原是楚国的重臣,因主张广纳贤才以富,联合抗秦而遭到等人的反对,比较终被赶出都城,流放到元、湘流域。后来屈原依附君主,但仍不忘国事。他终于在五月的第五天投河自尽了。为了纪念他,人们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,赛龙舟和吃粽子成为端午节的传统活动。
然而,在现代社会,许多人对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失去了了解。这可能是因为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进,导致很多传统文化习俗逐渐被遗忘。同时,一些商业活动也在端午节期间频繁出现,使这个传统节日失去了原本的意义。
端午节有哪些习俗?传统赛龙舟: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,在我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,北方靠近江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的习俗,多以划龙舟、舞龙舟的形式进行。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很多说法,包括祭祀曹娥、屈原和水神。
吃粽子:粽子,古称粟米,又叫粽子赞,是用粽子叶包裹糯米蒸成的食品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食品之一。一开始是用来祭奠祖先神灵的。据说粽子是为了纪念投河自尽的屈原而流传下来的。粽子有很多种。从馅料来看,北方有裹枣的北京大枣粽子。在南方,馅料有很多种,绿豆、五花肉、红豆沙、八宝、火腿、香菇、蛋黄等。,其中以广东咸肉粽子和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。
采药:端午节前后,人们上山采药。端午节“踩百草”、“斗百草”的娱乐活动,来源于采药习俗。
挂艾叶、葛叶:艾叶寓意百福。它是一种多年生长的菊科木本植物。这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草药。据说大门口插的故事可以保护身心健康。菖蒲的叶子呈剑形,代表辟邪的宝刀。它插在大门口是为了辟邪。
- 2023-03-06 什么是中专学校?中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?
- 2023-02-06 技工学校包含民办吗?如何选择一所合适的技校?
- 2023-03-27 广州通用职业技术学校2023年招生简章
- 2023-03-24 佛山顺德区2023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指标生 需要满足什么条件
- 2023-02-25 划重点!带你解读中职学校升学的优势!